你有沒有這個經驗,酒後的隔天頭痛、想吐,宿醉到讓人想撞牆的感覺?大約有70%的人會發生嚴重情況不等的宿醉。宿醉的症狀包含頭痛、想吐、嘔吐、疲勞、口渴等,還可能會伴隨認知的低落。
關於宿醉的原因有兩種說法,過去主要認為這是因為酒精變成了乙醛,而乙醛具有毒性,影響腦部的運作;不過現在最新的研究指出,宿醉是因為喝酒之後導致體內缺水,腦部的滲透壓增加,導致頭痛以及各種不適。
脫水讓你產生宿醉問題
宿醉主要是因為酒精的利尿作用導致,一杯250毫升的紅酒,能讓人體排出約800到1000 ml的水分,排出去是喝進來的3~4倍。喝太多酒,頻繁排尿造成體內鈉離子與鉀離子的流失,鈉與鉀不足時,會造成頭痛、疲憊、嘔吐症狀。
酒精被吸收之後經血液循環流竄全身,包含大腦。當酒精的脫水作用發生在大腦時,使大腦組織緊縮,牽動大腦與腦殼間的筋膜,頭痛、嘔吐就因此而起。當腦內水分過少,滲透壓升高,除了頭痛欲裂,會刺激下視丘的口渴中樞,發出需要水分的訊息、產生口渴感覺,讓個體有找水喝的行為,這也就是為何醉酒睡醒之後,會異常口渴的原因。
解酒藥有效否?
首先必須澄清,目前衛福部核可的藥品,並沒有藥品的適應症是「解酒」,因此可以很肯定的說,沒有「解酒藥」。喝進來的酒精要完成解酒,90%都落在肝臟上,需要透過肝臟的酵素才能解除,除非你再多長個肝臟出來,否則沒有什麼可以分肝臟分擔解酒的工作。
目前確實有不少的保健食品,標榜有解酒的功能。準確來說,這些食品並不是「解酒」,而是幫忙延緩吸收、加速代謝,讓人體不會醉那麼快、或是醉後的感覺不會延續得那麼長、減輕不適感。
1.喝酒前:保護胃壁,減緩酒精被胃快速吸收。喝酒前吃些食物也能減緩酒精的吸收。
2.喝酒後:這些大多是含有維生素B群與抗氧化物質的保健食品。酒精主要透過肝臟代謝,缺乏B群會讓肝臟代謝酒精的效率變差,補充維他命可以讓肝臟解酒功能比較正常。
避免宿醉、保護肝臟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喝酒。解酒沒有訣竅,需要肝臟的酵素,更需要時間。最好的「解酒液」是水,能加速把體內酒精帶出體外。
文/林以璿,圖/阿巫
延伸閱讀: 蜂蜜水?茶?咖啡?其實真正解酒的方式只有一個!
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ho健康。
魷魚乾與熱清酒,日本人才知道的隱藏版喝法!
熱紅酒一開始是當藥在喝?超簡單的熱紅酒與熱白酒這樣做!
酒標看不懂?日本酒常見名詞解釋
葡萄酒配精品巧克力是什麼神仙滋味?
烤肉沒有新意?看看地獄廚神高登怎麼烤!
單喝啤酒膩了嗎?5種台啤喝法,Try出新滋味!
日本女高生烤肉必吃!「S’MORE」some more再來一點~
浪漫中秋烤肉提案──超簡單下酒包烤宴
精米步合?純米吟釀?簡單看懂日本酒入門名詞圖解